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应该常听到“渗透率”这个词,它的全名是“市场渗透率”,是管理学、营销学里的概念,意思是在某个时间段,一个产品在市场所有同类型产品中可能达到的比例。
比如,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第三节提到: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这里新能源车就是产品,2025 年是时间段,20%就是比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预期市场需求÷潜在的市场需求。要注意,这两个需求都是预估值,所以算出的渗透率不准确。2025 年渗透率达到 20%只是个目标,可能达不到,也可能超标。要是准确的,那应该叫“占有率”。再比如,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 1 月至 11 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累计零售销量是 1804.1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零售销量是 251.4 万辆,在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中的占有率是 14%。
从以往数据看,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 2015 年达到 1%;2019 年上半年才到 5%;2020 年底一直没突破 6%。但 2021 年还没完,渗透率就飙升到 14%。看来,不用等到 2025 年,提前达到 20%渗透率的目标似乎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