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日,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地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状况予以介绍。据了解,近些年来,襄阳市大力推动以储能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条也在逐步趋于完善。
襄阳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十大汽车城之一。2023 年 12 月 3 日,襄阳市政府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方案提出,力求到 2025 年,使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逐步将襄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基地。
当下,襄阳的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正在加速构建磷酸铁锂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两条细分产业链双向发力、逐步完备的发展格局。该市拥有 3 个国家级开发区、8 个省级开发区、21 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并且有 6 个省级认定的合规化工园区,能够承接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入驻。
襄阳市招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珊珊介绍道,该市将着重发展储能锂电池、钒液流电池两大细分产业体系。在储能锂电池方面,重点推进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的发展,加快对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的布局,同时提升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的发展,打通磷系全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钒液流电池方面,聚焦于电解液制备及钒催化剂回收环节,打通制造端、应用端、供应端,加强并推广钒储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构建起完整的钒液流电池产业链。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高表示,未来襄阳将在产业上游,推动新能源储能电池材料和关键部件发展壮大;在产业中游,精准规划储能电池系统集成与制造;在产业下游,扩大储能电池应用市场,并延伸发展电池综合利用产业,推动新能源储能电池在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个场景与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