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 月 28 日举行的首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GNEV2024)高层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扩张,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加速迭代,新能源汽车功能也在加速演化,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三个加速”的发展态势,预计“2030 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 50%”。
对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张永伟表示,当前相关技术尚有进步与发展的空间,这为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和广泛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技术的迭代将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在他看来,技术进步的核心表现为全球锂电池成本将持续降低。“除了低成本电池外,到 2030 年,产业极有可能迎来固态电池产业化的突破,实现高比能、高安全性电池的量产。并且,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不断降低、续航里程持续增加、充电效率逐步提高、智能化配置不断提升,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与市场,也使得用户体验不断升级。”
谈到技术进展的主要方向,张永伟认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电动化技术的迭代更新、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制造工艺的改进,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落地运用。他指出,以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研发、生产、产品上的应用,应受到业界的重点关注。
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点,张永伟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由培育期迈入成熟期,多元技术路线蓬勃兴起,产业与技术不断进步,并且中国电动车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效益日益凸显。“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碳减排量累计超过 8000 万吨,预计 2024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减排量将超 1 亿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最佳组合。如此一来,有序充电、V2G、光储充换等多种方式协同互动,也能够创造巨大的减碳效益。”张永伟说道。
张永伟还提到,当前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预计 2024 年充电桩将突破 1400 万台,800V 高压快充、风光储充一体综合能源站、换电等新技术、新项目都将加快落地。在整车方面,除了汽车电动化之外,智能化成为当前发展的又一重点,单车智能技术与车路云一体化推广迅速。当下,L2 辅助驾驶和智能泊车加速普及,逐渐成为标配,从 2024 年起,车企陆续上线“无图”城市 NOA,以高速/城市 NOA 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未来 3 - 5 年车企的重要竞争点,车路云一体化逐步向车端标配、全城打通阶段发展。
“可以讲,新能源汽车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领域的出色实践。目前,特斯拉 Model3 价值占比超过 95%的零部件由中国供应商提供。”张永伟表示,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加速应用,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市场竞争活力将得到充分激发,必定会持续推动全球共赢发展,因此未来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