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新能源车降价潮再次席卷而来。

这一次,领头羊是特斯拉和理想,特斯拉全系车型降价1.4万元,而理想主力L车型的降价幅度在1.4万元至2万元之间,而不如人意的MEGA直接下调了3万元。

特斯拉Model 3的起步价已经低于小米SU7 Pro。

特斯拉和理想同时降价的背后,各有各的原因。

在一季度交付量下滑后,特斯拉加大了降价促销的力度,尤其是随着小米SU7的进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量为38.7万辆,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20.2%;全球产量为43.3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2.4%,这是特斯拉历史上首次产销量出现同比和环比的双双下降。

特斯拉最近的降价策略揭示了他们此前在4月初涨价5000元的举措只是为了刺激一季度客户提车,而随后宣布的免息分期购车和1.4万元的

小米SU7的面世给特斯拉带来了明显的竞争压力。SU7订单数量在不到一周内已超过10万份,锁定订单数量也已突破4万份,直接与特斯拉Model 3展开竞争。

小米SU7的三个版本价格分别为21.59万元、24.59万元和29.99万元,而特斯拉Model 3降价后的后驱版本价格为23.19万元,不仅是历史最低价,还低于小米SU7 Pro的售价。

其他新能源车企也受到了小米SU7的影响,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活动以进行回应。

小鹏在4月20日推出了5亿元购车补贴,针对旗下G9、G6、P7i和2024款P5;极氪为007推出了后驱版本,起步价降至20.99万元,还加送2万元的选装包优惠;吉利旗下的睿蓝汽车针对睿蓝9降价2万元;蔚来也宣布推出最高10亿元的油车置换补贴。

理想降价与小米无关,还是针对老对手问界

尽管小米SU7的发布对纯电动轿车市场造成了冲击,但对于理想这个增程式市场和大车型的老玩家来说,威胁并不大。

理想此次降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问界的降价,以提升销量,摆脱一季度的销量低迷。

2023年一季度,理想的整体表现不如预期。作为理想首款纯电动车型,MEGA未能成为销量的新引擎,导致理想仅凭L系列车型的销量支撑。

理想一季度的总销量为8万辆,同比增长52%。然而,这个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落后于问界,销量差距从1月的1808辆扩大到3月的2743辆。因此,理想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20%-30%至56-64万辆。即使以最低目标56万辆计算,一季度的8万辆销量也只是刚刚及格。

问界在销量和促销力度方面持续增长,M系列车型订单量也在不断攀升。M7车型在4月初推出了2万元的优惠活动,而M9车型的订单量已经突破6万台。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汽车公司宣布将在4月22日对L6之外的所有车型进行降价,幅度在1.8万元至3万元之间,尤其是对销量不佳的MEGA进行了3万元的降价。 在降价后,理想L系列车型的价格劣势相对减小。L6、L7、L8和L9的最低价分别为24.98万元、30.18万元、32.18万元和40.98万元,而问界的M7、M5和M9的最低价分别是22.98万元、24.98万元和46.98万元。尽管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大SUV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小,但随着整体市场的竞争加剧,更多的新能源车企还是选择降价以应对竞争。4月1日,问界M7宣布降价后,长城魏牌、岚图汽车和一汽大众等竞品车企也推出了不同程度的降价和优惠活动。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正在激烈升级,这将加速市场洗牌,也为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车企提供了机会,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