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消息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成为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引领产业和核心增长极。4月17日,“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采访团莅临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智能空气悬架系统,作为首批国产化替代项目,其核心技术智能驾驶系统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记者在保隆科技的研发生产基地里发现了一种汽车用空气悬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驾驶环境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倾斜度以及减震阻力,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据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空气悬架系统的构造十分复杂,需要组装数百个部件,包括空气弹簧、减震器、传感器等,并实现智能化联动。此前,这种系统主要依赖国外供应商生产,用于高端车型。而保隆科技的研发成功使得更多国产企业也能够装备上智能化的悬架系统。
例如,蔚来汽车的各系车型搭载了这种国产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
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自动驾驶领域也做了大量布局,核心技术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双目视觉、单目视觉、360度全景视觉、自动停车、车内视觉和车内雷达,以及各种控制器和相关核心算法等智能驾驶系统(IDS),产品技术位于国内行业的前沿。
据悉,保隆科技是我国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他们拥有国内首条一流的智能电控减震器全自动产品组装线,产品性能达到同类国外先进产品水平,可以实现进口零件的国产替代。未来,合肥保隆将不断在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领域进行创新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支持和增效。
在合肥经济开发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布局已吸引了8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大众、蔚来和江淮等3家整车企业。这里已经形成了国际巨头、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并存的态势。目前,该区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已达106万辆,产值超过600亿元,增长了3.2倍。其中,一线高端电动汽车的销量全球第一,预计到2025年整车产能将翻番。同时,合肥经开区汇聚了超过万名科技研发人员和超过百亿的企业研发费用,龙头企业蔚来、大众在研发创新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未来,合肥经开区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能力领先,总产值达3000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近年来,合肥市全面推进整车、零部件和后市场的“三位一体”布局,加快建设拥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
2023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6.3%,汽车产量达134.4万辆、同比增长66.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1.4倍,占全国总量约8%,位居全国城市前三。
合肥市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汽车领域汇聚,抢占汽车科技最前沿,与大院大所共建6家汽车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0家创新平台。紧盯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标,一体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面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上,合肥市加快完善充换电体系,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19.15万个,建设换电站93座,实现城市小区、旅游景点全覆盖。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