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第135届广交会首个主题展“先进制造”已迈入第四天,整个展馆仍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持续壮大,羊城晚报记者分别走访了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汽车配件、车辆、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馆,许多展台都聚集了来自海外的采购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0.7万辆,同比增长23.8%。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企业齐心协力,加速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广交会上,一些企业虽然并非直接生产新能源汽车,但却拥有出色的技术实力和海外市场拓展策略,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甚至有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细分行业中持续领跑。

为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添砖加瓦

在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的展台上,记者被一台数控冲床吸引。这 金澳兰海外事业部总监黄春连告诉记者,凭借着压力机的高精密、智能化、自动化,金澳兰已成为比亚迪、长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一汽丰田、上汽通用等知名车企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几年一些新能源车企在出海方面交出了很亮眼的成绩,出海规模越大,对采购与技术团队的要求越高。黄春连向记者介绍,为了更好地与新能源车企在出海项目上对接,金澳兰专门成立了海外项目团队,实时关注客户的采购与技术需求,有时甚至会跟随车企团队一同出海。不夸张地说,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建设工厂或者产业链,类似于金澳兰这样的设备供应商都曾是帮助建设的一分子。

前瞻性布局配套领域

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摆放有专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轮胎,吸引了一群海外采购商围观咨询。万力轮胎海外部部长杨广军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在续航能力、车身重量、输出扭矩和体感噪音方面较传统燃油汽车区别较大,新能源汽车需要低噪音、承载力强且经久耐用、抓地力好、滚动阻力低的轮胎。所以轮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低滚阻且高耐磨的配方,采用强度更高的骨架材料,优化花纹噪音,胎内贴合静音棉等方式来满足更高的性能需求。 据报道,截至4月18日,这家轮胎企业在本届广交会上已与超过150家意向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意向订单总额超过100万美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的增加,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市场也在海外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该企业利用自身的研发技术优势,早在2013年就开始在新能源汽车轮胎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到2020年,他们成功推出了首款带有EV标识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成为国内首家推出EV专用轮胎的企业。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10家主机厂共计24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配套服务。杨广军表示。

与此同时,成都中鑫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在展车上摆放了几只可爱的熊猫玩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来合影留念。“外国人一看到熊猫就会立刻联想到中国、成都以及我们的品牌。”中鑫海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

实际上,除了这样的“小心思”,中鑫海在新能源车海外贸易领域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决心还有“大作为”。中鑫海执行董事杨姗介绍,今年是中鑫海第三次来到广交会,前两次来广交会帮助中鑫海在俄罗斯与中亚巩固了市场,在非洲与南美洲拓展了新市场,让中鑫海坚定了持续选择广交会的信心。杨姗说,品牌最终的竞争力来源于服务和售后,今年中鑫海派了工程师前往俄罗斯和中亚,完善车辆售后的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国内最新的配件和技术支持。

在品牌建设上,金澳兰则坚定以技术出海助力品牌建设。黄春连说,一方面是中国的设备更能满足境外采购商在节能与产能上的刚需,以金澳兰的冲压机为例,其采用的永磁直驱电机整体效能是传统冲压机的两至三倍。另一方面是帮助境外采购商也进行数智化升级,通过服务团队的努力,将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带到客户身边,由此不断在海外积攒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