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险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着车险价格较高、部分车型投保难等问题。行业间加强数据共享,提升车险的精准定价能力,并不断拓展产品服务功能,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车险的经营水平,推动车险行业持续稳健发展,进一步释放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其绿色低碳、智能舒适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仅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78.3万辆,同比增长33.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障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中国保险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指出,新能源车险尤其是商业险部分的综合成本率较高。浙商保险总精算师高云称,据同业交流,受去年汽车出行明显增加、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车险赔付有所上升。2023年,车险市场新增保单综合成本率较高,其中新能源车险业务成本压力更大。今年,部分保险公司采取更加审慎的定价和承保策略。

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何在?业内人士指出,较高的出险率和赔付率是新能源车险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原厂配件和高度集成模块。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以及传感器等零部件的价值较高,一旦损坏,维修成本可能昂贵。一些新能源车型具有高度一体化设计,即便局部受损,也可能需要整车维修。”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磊解释道

在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及保险行业等可合力推动交通违法数据在保险定价中的应用,为驾驶行为良好、事故发生率低的车主提供更优车险价格,这也有利于引导公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更加注重安全驾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推广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提升智能系统识别道路安全风险及车主不当行为的能力,能够引导车主安全驾驶,减少交通事故,进而降低出险率。此外,可通过降低维修成本、压降渠道费用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新能源车险经营成本,实现让利消费者与承保机构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

“对汽车产业链而言,应持续加强

“王康宁表示。”

王康宁的经历,是新能源车险增强服务功能的缩影。近年来,新能源车企越来越注重售后服务和消费者用车体验。保险机构则凭借丰富的网点、专业的风险管理与保障能力等优势,与车企加强合作,推出汽车保养、漆面维修及临时代步车等附加服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专家认为,作为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方面,新能源车险及相关市场前景较好。近年来,比亚迪、理想、蔚来等车企纷纷进入车险行业,探索成立保险中介机构或收购财产保险公司牌照。未来,保险行业、新能源车企等深化合作,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车险相关产品服务功能、挖掘市场潜力。

“车企与保险业深化合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