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out the massive demand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hips testing, we wouldn't have progressed so rapidly," remarked Xue Yinfeng, founder of Shanghai Feelit Testing Co., Ltd. Reflecting on the journey, this semiconductor reliability testing solution provider located in Shanghai's Zhangjiang area is experiencing its "second growth curv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five years ago.

智己L7首批200台Beta体验版交付现场。
在临港,一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带动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达数百家,在长三角形成了“4小时供应圈”,产业链本土化率高达95%。
汽车领域也有一个“双十定律”:一个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GDP的10%来自汽车产业,10%的就业人口与汽车相关,可见汽车的产业链之长。在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上,以电动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的能量更大。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爆单”的新能源汽车既推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也带来了对新材料、新工艺的需求,催生前沿领域新赛道萌发,一批新企业、新产业或由此孕育,或乘风而起。以新育新,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做强主导产业,一辆新能源汽车背后是一篇产业升级与变革的大文章。
汽车产业不仅产业链长,而且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以“链式”思维进一步思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例如,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芯片中的光收发芯片要求进行纳秒级测试,这在传统汽车上是不可思议的,必须从头开始进行研发。菲莱测试通过对软硬件、精密治具、电器链路等方面进行大量分析,成功开发出了纳秒晶圆测试系统,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掌握该技术的公司之一。
上海在“车芯联动”方面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上海已经布局了8家整车企业,以及600多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去年,全市新能源车的产量达到了128万辆,同比增长35%,占据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同时,上海还拥有我国最完整、产业集中度最高、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基础上,上海也全面布局了产业链关键环节。例如,在汽车芯片领域,上海拥有超过50家重点企业,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等全产业链环节。华大半导体、地平线、欣旺达、加特兰等企业推出了158款较为成熟的汽车芯片产品,而普华软件、中创创达、斑马智行等企业则在车载操作系统等汽车软件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近5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位居世界第一。截至去年5月,我国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达到7640项,占全球总量的36.7%。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新能源电池厂家中,有4家来自中国,且处于领先地位。
余卓平表示,下一代电池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制高点,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将产生颠覆性影响。这一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创新之路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二次起飞”,而能源将成为算力发展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眼下,固态电池的发展不仅促使一批传统车企积极投入,还吸引了一批新兴车企和初创企业的加入,产业链的变革波及了从新材料、新工艺到低空经济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新起之势
“行走的手机”将催生下一个“苹果”吗?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未来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行走的手机”,即下一代智能终端。基于这一趋势,一批产业资本和高端人才正聚集到新能源汽车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助于确保我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保持优势。
欧美地区每千人拥有600-700辆汽车,而我国仅刚刚超过每千人200辆的水平,这意味着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余卓平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将产生大量数据,而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燃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是否会催生出一批数据挖掘企业?是否会孕育出新的产业类型?一切皆有可能。
专家观点:
链式创新的未来意义
陈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依托科技创新,一批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崛起,一批新兴汽车制造力量不断涌现,构建起完善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全产业链型”产业,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其释放的能量。
首先,它在产业链上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突破都可能对整个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其次,这一轮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是,核心技术突破在国内完成,许多新兴汽车制造企业都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使得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