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司机意外发现充电小程序漏洞,不仅频繁光顾充电站,还积极传播“福利”。

在“砺剑2024”第七次集中清查整治行动中,上海宝山警方在市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成功抓获了7名涉嫌利用充电站系统漏洞偷电费的犯罪嫌疑人,案涉金额达2万元人民币。

在3月14日晚上,宝山区一家新能源充电公司的负责人前往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杨行派出所报案称,公司在核对全市各充电站的充电记录和收益账目时发现,全市多个充电站最近出现了充电后未付电费的情况。其中,有一辆车牌甚至累计了超过90次的“免费充电”,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总计逾2000元。


接到报案后,杨行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该新能源充电公司在全市各区均布有充电站,涉案的充电站涉及全市6个区,且偷漏电费频率越来越高。

为了迅速了解情况并保护新能源充电公司的权益,宝山警方在市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专门针对充电记录中涉及的“问题车牌”和涉事充电站展开调查。

据3月29日报道,杨行派出所根据线索成功抓获货运司机孙某。孙某供认不讳,承认利用漏洞偷漏电费的行为。他坦言,自己在春节期间在某充电站充电时,由于赶时间送货,提前点击退款,没想到充电桩仍在继续工作,并且全额退款。

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充电桩安全性的担忧。据孙某交代,他利用这一漏洞多次充电却未支付电费。警方提醒大家,利用漏洞偷电是违法行为,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规定,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他一再尝试利用BUG漏洞来免费充电,结果屡屡成功。他不仅频繁地避开充电服务费,还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向其他货运和网约车司机传授这一方法。六名司机效仿他的做法,各自多次逃避电费,造成公司持续性的经济损失,金额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近期,上海宝山警方根据法律对犯罪嫌疑人孙某等7人采取了取保候审的措施,因涉嫌盗窃罪。警方还指导了新能源充电公司修复了相关程序漏洞,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小利而犯罪,享受服务就要按照规定的“服务对价”支付费用。

在这起案件中,有7名货运和网约车司机利用BUG多次“免费薅羊毛”的行为虽然数额不大,但由于频繁发生,已构成盗窃罪,他们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行事,避免贪图小利,触犯法律底线,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最终导致遗憾。同时,也提醒相关企业务必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及时修复技术漏洞,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