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汽车保险定价机制优化政策的推进仍在等待落实。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险价格较高的问题引起了许多车主的抱怨。然而,财联社记者发现,最近一位小米汽车SU7车主在网上分享了新车保险费用方案,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个保费方案“不贵”,比他们预期的要低。

 

监管部门此前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辆保险的定价机制。有网友提出小米汽车的保险费用低于预期,是否受到新定价机制的影响?4月3日,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家与小米汽车合作的车险公司客服和销售人员,他们回答称目前新能源车辆保险仍按照原有的定价规则执行,暂时没有新的变化。至于监管部门提到的优化新能源车辆保险定价机制,一家华南的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新的进展。

对于一些网友反映小米汽车保险费用较低的情况,一些车险销售人员表示,这可能是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

小米汽车的“保费低”话题引起了热议,合作的保险公司回应称相关政策目前没有发生变化。

最近,小米汽车开始交付首批车辆。小米汽车官方平台与平安产险、阳关财险、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四家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为用户提供适合的官方保险产品。

4月3日,一位购买了小米SU7 Max创始人版的车主在微博上晒出了新车的保险报价方案。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小米目前在其官方平台提供了基础版和尊享版两种汽车保险计划。基础版的保费为6,638.29元,包括交强险(950元)、商业险(5500.29元)以及驾乘意外险(188元)。而尊享版的保费则为7,035.95元,其主要差异在于第三者责任险等项目的保额上,其中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额从200万元升级到了300万元。对于这一保费报价方案,许多网友表示“价格不算高”。一位网友称,自己拥有一辆价值18万元的车,保费都要超过6000元;另一位网友表示,自己购买了一辆价值10万元的某品牌新能源车,第二年的保费竟然达到了5500元。据了解,小米SU7 MAX版本的售价为29.99万元。此外,财联社记者在其他媒体平台上注意到了类似的观点和讨论。在今日头条上,有车主晒出了小米SU7基础版(售价21.59万元)的全险(300万三者责任)保费还不到6000元。许多网友反馈称,小米汽车的保费比预期中的要低,甚至比一些低价位的传统燃油车的新车保费还要低。

关于小米汽车保费的讨论,财联社记者在4月3日下午向与小米汽车合作的四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咨询,了解新能源车险定价政策是否有新变化。几家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回应称,他们并没有听说新能源车险有新的政策,目前仍按照原定价机制执行。

中国人保车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网上关于小米汽车保费争议的出现可能是由地域原因导致的。据了解,2023年6月1日是国内车险“二次综改”执行的最后期限,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通知,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到0.5—1.5,进一步增加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各地可因地制宜实施。

财联社记者发现,之前提到的小米SU7 Max创始人版的上险地区是北京市,而在微博上有博主晒出在安徽地区上险的同价位(售价29.99万元)小米SU7基础版的报价却低至5797.24元。

关于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优化政策仍在等待落地。

小米汽车保费方案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较燃油车保费普遍更贵的现象。

根据中国银保监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另外,据行业人士观点,新能源车险行业的整体赔付率超过100%,车险企业也在面临亏损的情况。

上个月末,中国太保召开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在会上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然而,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接近燃油车的一倍。此外,今年疫后出行需求的增加,汽车使用频率大幅上升,导致我们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也超过100%,面临一定的赔付压力。

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导致相应保费高、拒保等乱象引发争议。今年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

4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根据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从原先的80%、85%调整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政策已落地,而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有关政策将何时到来?3日晚间,财联社记者从华南某险企有关人士处获悉,目前有关政策还在等待当中。

目前,险企如何降低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有待关注。今年1月,方正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当前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100%,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有望随经验数据积累以及成本的进一步优化逐渐控制在100%以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板观察”(ID:Chinext_Observer),作者:邹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