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四成的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地区生产。长三角地区从江苏连云港一直延伸到浙江温州,这里有一系列连接着江河和海洋的深水良港,比如连云港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今年4月,港口开始繁忙起来,各个码头都进入了“春忙”模式。中欧班列开始实现海铁联运,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进程也在加速,成为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4月1日,一艘巨大的滚装船停靠在连云港港。经过16小时的装船作业,2408辆上汽名爵新能源汽车通过陇海铁路运抵连云港港,准备启程前往墨西哥的拉萨罗卡德纳斯港。
“从空中俯瞰,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与铁路陇海线无缝衔接。”上汽安吉物流驻连云港港负责人尚锋说,这里的铁路与码头最近处仅50米,作业高效且国际航线丰富,能大大降低企业的国内运输成本,国内公铁海组成的交通网络能很好串联起上汽乘用车的多个工厂。
近年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快速转型,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紧抓出海机遇,2023年海外市场销量达到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
其中,旗下MG名爵品牌全球年销量超过80万辆。
尚锋表示,尽管今年国际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国门的势头已经初现。MG名爵根据海外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了多款纯电动和混动新车型,既能满足绿色环保需求,也更适应海外市场的应用场景。目前,这些车型已经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并非仅限于海运,借助中欧班列贯穿亚欧大陆,许多来自中国市场的二手新能源汽车成为中亚乃至欧洲地区的抢手货。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恒学表示:“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优势使其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二手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许多国家的法规要求,而且具有更有竞争力的出口价格。”他认为,二手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在迎来“春天”。
“铁路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不易对新能源汽车造成损伤,更加受到客户青睐。”苏美达成套公司国际贸易事业部总经理钱有文介绍,苏美达扎根长三角,出口的二手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60%,主要出口方向为中亚、中东和东南亚。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以破竹之势乘风破浪。 汽车工业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产业,对锻造、加热、焊接、冲压、机械加工等设备会产生大量需求,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向外突破,寻找更广阔的需求空间对中国经济增长能够提供较大助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贸易月度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总量为15.1万辆,同比增长18.1%。 其中,出口14.0万辆,同比增长15.4%。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进出口总量为32.7万辆,同比增长22.3%。
伴随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相对优势,世界产业格局加速演变。 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蓄能聚力,“链”上发力,筑牢基本盘,畅通内外循环,一批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牵引零部件配套商陆续落户。
我很高兴成为您的文章改写助手。让我来帮您优化内容。
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的江苏省常州市,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培育和集聚3400多家上下游企业,产业规模超过7680亿元。据常州海关统计,2023年常州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41062辆,同比增长731%。
“目前常州基本形成了向上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向东加快苏锡常一体化、向西接轨南京都市圈、向南协同苏皖区域合作、向北联动常泰跨江融合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严德群说,常州发展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以此为基,一批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必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更好地“走出去”。受访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海”将是机遇多于挑战的一年。低价与产能优势是基础,产业链安全可控是保障,技术优势与创新是口碑,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