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3月份的交付量或销售数据。随着这些新数据的发布,这些汽车企业的第一季度销售表现也随之揭晓。
在交付量方面,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继续领先,3月份全系交付新车3.17万辆,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8.58万辆。紧随其后的是理想汽车,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为8.04万辆,超过了之前公布的预期数据。
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根据已公布的交付数据,不同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交付量差距逐渐扩大,头部企业继续保持强势,而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则面临着更大的销售压力,甚至经营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问界品牌3月份全系交付新车3.17万辆,再次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的月销量冠军。值得一提的是,问界已连续三个月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特别是,问界新M7的销量持续稳步增长,3月份交付新车24598辆,上市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2万辆。
理想汽车3月的交付表现也相当抢眼,当月交付新车2.89万辆,同比增长39.2%。之前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受到MEGA上市风波的影响,理想汽车L系列的销量可能会有所下滑。然而根据目前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理想汽车的整体交付增速并未放缓。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8.04万辆,同比增长52.9%。截至2024年3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71.38万辆,成为中国新势力车企中首家达成累计交付七十万辆里程碑的公司。
与问界、理想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一季度的交付规模都集中在3万辆左右。其中,零跑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达到3.34万辆,3月份交付1.46万辆,同比增长136%;而蔚来一季度交付新车3.01万辆,3月当月交付新车1.19万辆,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45.9%。
小鹏汽车在3月恢复了元气,当月交付新车9026辆,环比增长99%,同比增长29%。据悉,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19万辆,同比增长20%。
头部新势力车企仍然聚焦在交付规模上进行短兵相接的竞争,而另外一部分弱势车企已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最近一段时间,自游家、威马、高合等一众新势力相继爆出经营危机,既透露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现实,也让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搅局者来临,新势力抢滩智驾赛道
近期,小米汽车SU7的上市,轰动了整个互联网。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布局也备受关注。公开信息显示,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透露道,小米智驾方案Xiaomi Pilot Max城市NOA将在4月开启用户测试,5月正式开通10城,8月实现全国开通。
同时,雷军还宣布,小米智能驾驶,可能是业内进步最快、进展最猛的。
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在2024年之前进入汽车行业的领军阵营。
可以说,小米的加入进一步扰乱了汽车市场的现有格局,也使充满不确定性的智能驾驶领域变得更加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开始加速相关投入。
蔚来方面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目前蔚来已经基本完成了2024款车型的切换,新车已经上市。4月,蔚来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将迎来重大升级。
小鹏汽车表示,小鹏汽车的无限XNGP向智能驾驶体验用户开放的规模正不断扩大。同时,小鹏汽车的全面开放策略也在不断扩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