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专项考核方案有望出台
据报道,《中国证券报》27日披露了一篇名为《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专项考核方案呼之欲出》的文章。文章指出,针对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这三家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专项考核方案即将面世。这一方案中,重大专项将能够抵消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期间的经营性亏损。随着考核标准的不断优化,央企汽车行业的创新转型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密集部署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
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应进一步加强产业支持作用,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关键产业领域,结合中部地区的特点,优先探索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必须认真看待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加资源投入、加快转型进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倍增行动计划,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手段,鼓励支持中央企业进行高质量的投资并购和专业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
苟坪表示,必须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央企业增强核心功能的重要方面,对三家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评估,全面考虑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期间的经营性亏损。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最近表示,出台针对三家汽车央企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的政策旨在消除这一障碍,主要评估这些汽车公司的技术水平、市场份额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汽车企业的主要竞争领域已经扩展到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但国有汽车企业在相关核心技术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期间的经营性亏损,作为战略性专项投入进行评估。
“到2023年,一汽红旗新能源车型的零售销量将超过8.5万辆,同比增长135%,渗透率达到23%。”一汽集团董事、总经理刘亦功最近表示,一汽红旗将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去年,东风集团制定了“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2024年和2025年推出14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车型和10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
长安汽车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120万辆/年,到2030年达到240万辆/年。未来五年,他们计划陆续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加速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有关机构认为,三大汽车央企在新能源车领域仍有提升空间。根据中邮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三家汽车公司的销量合计约占整个汽车市场份额的30%。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在2023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24万辆、48万辆和52万辆,分别占全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2.5%、5.1%和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