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机构表示将对三家国有汽车企业进行单独的业务评估,主要考察它们在技术、市场份额、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表现。这一举措是因为国有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
据报道,这三家国有汽车企业分别是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长安汽车集团。在传出将受到单独评估的消息后,这三家企业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作为国家队的领军企业,一汽集团旗下的红旗品牌最近推出了一款全新产品作为回应。
3月20日,红旗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轿车——红旗EH7,这款新车定位为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售价在22.98万至30.98万元之间。据悉,这款车是红旗“全面转向新能源”战略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也是红旗朝着全面电动化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
然而,红旗EH7能否帮助红旗迈出全面电动化的第一步,最关键的衡量标准在于市场表现。在价格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一汽红旗将如何应对?红旗EH7能否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呢?
产品力如何呢?
产品力是影响用户购买的最重要因素。在和同类别主流中大型纯电动轿车的比较中,红旗EH7是否能够胜出呢?
就尺寸而言,红旗EH7的车身尺寸和轴距与极氪001和小米SU7相当,优于比亚迪汉EV。根据最近的体验评价,EH7的乘坐舒适度和第二排空间得到了好评。
在动力系统方面,红旗EH7配备了一块容量为111度的超大电池,是同级车型中最大的,这使得EH7的续航能力位居前列,WLTC续航里程达到760公里;EH7四驱版的动力性能与极氪001和小米SU7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红旗表示EH7的电机最高转速达到22500转/分钟,是同类量产车型中的行业领先水平,此前小米在SU7的技术发布会上也有过类似的表述。EH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5秒,略逊于极氪001和小米SU7的3.3秒和2.78秒,但胜过比亚迪汉EV的3.9秒。
然而,在智能化方面,EH7表现一般
EH7目前只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能力,无法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如高速NOA/城市NOA等。而高级智能驾驶已成为20万以上智能电动车的重点推广配置之一,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红旗EH7延续了之前燃油车的优势,在空间设计和乘坐舒适性方面表现出色,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等方面也达到了同级别车型的水准。
然而,智能化表现平平,特别是在高级智能驾驶方面的缺失可能使EHT失去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
不过,EH7的开发初衷是吸引年轻用户。EH7抛弃了传统燃油车所具有的庄重沉稳和大气设计风格,转而采用了一套强调年轻化的全新设计语言,主打颜色也不再是以往的黑色,而是转向了淡绿色,以迎合年轻用户的口味。因此,设计的年轻化和配置上延续传统思路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EH7在市场上面临挑战。
更重要的是,售价从22.98万元起的红旗EH7并不便宜。不考虑品牌因素,同级别车型如比亚迪汉EV不到18万元,吉利银河E8仅为17万元左右。而东风eπ007、长安启源A07、哪吒S、零跑C01等主打性价比的车型,甚至可以在15万元以下就能购买。在豪华品牌中,红旗EH7的售价算是适中的,比极氪001和宝马i5等竞争对手要便宜许多。
技术规划是否能如期实现呢?
EH7是红旗“All in”新能源战略的首款战略车型,红旗寄予厚望。他们希望EH7不仅能够树立消费者对红旗新能源的认知,还希望它能受到市场的欢迎,为全面推动新能源化迈出成功的一步。
为此,红旗设定了多项慷慨的优惠政策,包括高达2万元的购车补贴、总价值达1.45万元的3年免费保险、每年1500度的免费公共充电,以及总价值4.2万元的免费选装等,合计优惠高达10万元。这么大幅度的优惠旨在确保EH7能够大量销售,同时也证明红旗在过去几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准备工作并非空谈。
为了成功推出EH7,红旗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首先是将新能源车辆与传统燃油车辆进行区分,为前者设计了全新的LOGO。按照规划,未来红旗车型将拥有3个不同的车标,燃油车和混动车将采用现行的“旗开得胜”标志,纯电动车则将采用“旗妙双翼”标志,而顶级车型则将采用“金色葵花”标志。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红旗”主品牌和三个次级品牌之间的关系,打造红旗大家族品牌架构。EH7是首款使用红旗新能源品牌标识的车型。
其次是为了跟上智能电动化的趋势,红旗推出了一个架构和三个平台。这包括高端智能电动旗帜架构FMEs,以及旗羿HME电动化平台、旗偲HIS智能化平台和HMP混动平台。这个架构包含了三大平台,红旗希望以此为基础,在高端智能电动领域建立自己的技术竞争力。
据悉,根据之前的规划,旗帜架构FMEs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开发工作,形成10000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技术壁垒。同时,红旗之前还计划自主研发舱驾融合智能芯片——“旗智”芯片,以及整车级操作系统“FAW.OS”。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两项技术将会在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推出的产品中应用。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EH7上市发布会上,红旗并没有透露上述两项技术的研发进展,新上市的红旗EH7车型也没有搭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和智驾芯片。
最后,除了品牌架构和技术规划,红旗还制定了宏大的新能源产品规划和销量目标。在产品规划方面,红旗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15款新能源产品,涵盖A、B、C、D级轿车、SUV及MPV等细分市场。其中重点产品包括代号为E001的B级纯电轿车,也就是最新推出的EH7。按照之前的设想,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600km至1000km,电池支持充换升级,0至100km/h加速时间达到3秒以内等。然而,从EH7上市产品的特点来看,目前还不支持电池更换功能。
另外两款重点产品包括原计划于2023年底亮相的B级纯电动SUV E202。红旗为这款车设计了技术亮点,包括800V超级快充、5分钟充电续航300km、智能空气悬架以及覆盖高速、城市、停车等多种场景的精准自动驾驶系统。
另一款尚未亮相的重点产品是C+级旗舰高级纯电动轿车E702,这款车将搭载更高级的百公里“零”接管的“管家式”自动驾驶系统。根据之前的计划,E702将在202
能否树立起豪华电动形象?
一汽集团老人——邱现东,去年下半年成为一汽集团掌门人后,将重点调整的对象指向红旗品牌,其中重点调整的地方是此前的销售目标。
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红旗将2025年实现百万辆年销目标调整到延后3年实现,同时调高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最新的目标是,到2028年,红旗的年销量要达到1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要占到70万辆。可以看到,新目标延后了百万辆计划的同时,将新能源车的占比从此前的50%提升至70%。
这表明,红旗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更大。
对此,刚刚履新一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总裁的刘亦功对外表示,一汽红旗将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红旗还是一家以燃油车销售为主的自主豪华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红旗品牌零售销量达37万辆,同比增长29.5%,连续6年实现增长。其中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达8.5万辆,同比增长135%,渗透率达23%。
红旗E-QM5在出租车市场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到2023年,红旗新能源车的销量主要来自E-QM5这款车型。该车在2023年销售了7.96万辆,占红旗新能源车总销量的94%。另外两款新能源车型——E-HS9和E-HS3,前者仅销售了5384辆,而后者则没有销售记录。
红旗E-QM5成为销量主力的情况下,大部分销量来自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市场。E-QM5的官方指导价为16.58-23.98万元,但实际终端价格普遍可以优惠10万余元。一些车主表示,指导价20.78万元的620公里续航版,裸车价格可以达到11万元左右。
因此,红旗品牌全面投入新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吸引普通消费者购买新车,还包括如何在新能源市场中确立国产豪华汽车的领导地位。对于红旗来说,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王瑞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