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创下新高时,跨国巨头对电动车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决定将原定在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推迟五年至2030年,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汽车产品阵容。一些人称之为“逆电动化”,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变成了电动汽车孤岛”,这些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3月15日至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新能源汽车面临的质疑进行了回应。

欧阳明高指出,中国一直引领着电动汽车的变革。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首次超过全球其他国家,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1%,其他国家才开始跟进。在智能化方面,电动汽车具有天生的智能优势,传统燃油车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为发动机控制难度大、精确性不足,响应时间远远不及电动汽车。

欧阳明高强调,“电动化已经经过20多年的反复论证,是既定的战略和技术路线,不应动摇,也无需改变。”

“欧阳明高强调。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一次演讲中强调,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他指出,中国市场对于新生事物的变革速度和效率远远超过国外。去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整体渗透率约为18%,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已经超过35%,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随着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不断增强,新车投放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变革正不断深入,正在突破迭代的临界点。

王传福表示:“上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了48.2%,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我预计未来3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超过50%,甚至更高,使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王传福预测说。

然而,王传福也指出,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淘汰赛。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经历了70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从全球汽车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一个必然的阶段。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他指出,在未来三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掀起激烈的竞争。而“智能化”将成为小鹏汽车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小鹏将推出一款价格在10万-15万元之间的高级智能驾驶A级汽车,这将推动“科技平权”的发展。

有趣的是,一些汽车公司的高层在演讲中互相针锋相对,证实了整个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在何小鹏之后,以前国内智能泊车、智能驾驶领域做得最好的是小鹏,但现在华为介入,这一局面将会改变。余承东说:“这个行业很有挑战,我们将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大家共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余承东还透露,华为车BU今年预计扭亏为盈。他介绍说:“过去一年,华为车BU亏损100亿元,然后减少到80亿元,去年降至60亿元,今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这要归功于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高端车型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前三个月,自选车业务已经扭亏为盈;而华为车BU业务也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我预计从4月份开始,将能够实现扭亏为盈,迈向良性、正向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