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正在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高质量发展。2月底,在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红星电子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中伟股份电池材料中试研发车间改扩建项目、汇成电池新材料产业园三期工程等园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新能源“新三样”趁势成长,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
围绕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贵州加快提升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力争到2027年总产值达5000亿元。贵州立足本土丰富的矿产资源,启动“电动贵州”建设,制造业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为基础,打造从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材料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向新图强。
2023年,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255亿的品牌价值荣膺“中国品牌500强”称号,排名第295位。贵州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院教授伍国勇表示,“‘新三样’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投入门槛高,难以依靠‘人海战术’实现规模化生产。”中伟股份持续保持饱和的研发投入,从2020年至2023年6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4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过80%,保持高速增长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许多新能源车型降价促销,导致锂电产业链终端需求回暖。伍国勇指出,企业应更加依靠科技创新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由于贵州拥有丰富的锰、磷等资源储备,中伟股份、贵阳弗迪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军企业纷纷聚集于此地,不断精益求精。他们广泛应用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储能技术路线,推动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现三元前驱体、湿法净化磷酸、电池级硫酸锰等原辅料产量的全国领先。据数据显示,贵州规模以上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95亿元,已成为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路上的增多,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截至2023年12月22日已达27.48万辆,较2022年增加11.53万辆。在贵阳工作的“90后”方俊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今年驾驶车辆回家的路上,在遵义茅栗镇意外地发现了“充电自由”,他说:“没想到高速服务站和镇上的充电设备都很完善。”面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贵州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去年9月实现了1145个乡镇充电桩的全覆盖,今年计划新增6000个充电桩。同时,推动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等项目也取得新的进展。
在整车制造方面,奇瑞万达、吉利、忠辉重工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都拥有完整的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设计、研发、验证体系,并展现出持续强劲的创新活力。
在2023年,忠辉重工生产了近2000辆观光型车辆,产量翻了一番。忠辉重工总经理王有隆表示:“通过去年两次电力扩容,我们的生产用电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预计2024年的产量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还抓住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机遇。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驾驶领域,生产的各类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进入30多个国家。贵州将加快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奇瑞汽车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奇瑞电动轻卡和重卡、吉利电动汽车产能释放,预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将增长15%以上。
贵州正朝着新的高度迈进,“风光”无限乌蒙山。“风”和“光”在2023年统调的新能源发电量达到了23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创下历史新高。
王有隆指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的能耗将大幅增长,在全球‘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新能源发电装机的增长也将更加迅速,因此带来的新能源投资机会不容忽视。”
“碳足迹”正成为“外贸新三样”出海的新要求,伍国勇表示。最近,宁德时代的贵州基地之一获得了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2026碳中和认证证书,这标志着该基地计划在2023年实现工厂碳中和,成功加入零碳工厂的行列。该基地在投产之前,屋顶上的19.47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并网并投入运行。
3月2日,贵州的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凯里炉碧工业园区投入使用,该生产线每日可生产光伏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1250吨。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可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一个多月前,贵州的一家名为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威宁制造基地光伏组件二期生产线投入使用,年产能达到2.4GW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全面建成。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截至2023年,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态势良好,全省太阳能发电投资比上年增长86.5%,增速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75.8个百分点。
针对“高效清洁”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贵州根据各地情况设计并布置“山地光伏”,积极探索“光伏+农业”、“光伏+公路”、“光伏+储能”等多场景综合开发应用,加快光伏项目的建设。在产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到2024年,贵州将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电力总装机将超过8900万千瓦。
资料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