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师建华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渗透率将超过40%。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预计将达到180万辆,占整体车辆出口的30%。
徐长明认为,在未来3-4年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迅速增长,渗透率将持续提高。考虑到经济性和便利性,传统燃油车、插电混合动力车(PHEV)、增程式电动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共存,各自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体,市场空间广阔。
徐向阳指出:“并不存在一条最佳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只有最适合企业的优势和车型的技术路线。”他建议企业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群和产品定位,打造多样化的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组合,模块化和平台化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预计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5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31.6%,同时出口量将达到120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预计,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预计渗透率将超过40%。同时,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80万辆,占整车出口的3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师建华表示:“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他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关键核心技术如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持续突破;同时,混合动力技术也成为车企关注和创新的焦点,预计到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包括增程式)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的高级经济师徐长明预测称,未来3-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迅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目前,政府出台了许多税收政策优惠,包括车辆购置税、纯电动车型消费税、道路使用费和车船税等。
消费者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倡导的重要趋势。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指出,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徐长明表示,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价格已经低于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甚至与传统燃油车持平或略低,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具备持续降价的能力。此外,电动汽车的价格下降速度比传统燃油车更快,因此选择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数量正在迅速增长。
然而,徐长明同时指出,从经济性和便利性的角度考虑,燃油车、PHEV、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汽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共存,各自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体,并且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他认为未来几年内,搭载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和市场渗透率将明显高于纯电动车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
“没有最好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只有最适合企业优势和车型的技术路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提出建议,认为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和产品定位,构建多样化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组合,强调“模块化、平台化开发至关重要”。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
张晓宇表示,动力选择应该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是被动力类型所限制。他认为并强调:“没有最好的动力,只有最适合的动力。用户应该拥有选择权利。”
盖世汽车CEO周晓莺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多条技术路线并存,各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力度正逐渐增加。围绕新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是最好的证明。周晓莺强调,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极致,可能会牺牲一定的多样性。他指出,价格战对中国汽车产业并不利。中国汽车产业不应只追求“发展快、发展好”,更应该追求“可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