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北汽蓝谷发布公告,计划与宁德时代、北京京能科技以及小米汽车合作成立电芯合资工厂,以确保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
据透露,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支持产业发展需求,北汽蓝谷计划与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平台公司。该平台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9亿元,其中北汽蓝谷出资5000万元,占比12.82%,北汽产投出资2.4亿元,占比61.54%,北京海纳川出资1亿元,占比25.64%。
这家平台公司将成为管理和投资实体,与宁德时代、京能科技以及小米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北京时代。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平台公司出资3.9亿,占比39%,宁德时代出资5.1亿元,占比51%,京能科技出资5000万元,占比5%,小米汽车出资5000万元,占比5%。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北京投资兴建电芯智能制造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1月,北京市发改委就发布了一系列促进一季度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宁德时代在北京工厂的消息。
这次合作也是宁德时代与汽车制造商合资建厂的又一例。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目前仍然是汽车制造商深度战略合作的首选。
当前在国内,宁德时代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资建设电池生产能力,包括时代一汽、时代上汽、时代吉利、东风时代、时代广汽、时代长安、上汽时代等,总电池规划产能超过100GWh。
在国际市场上,宁德时代也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合作,在欧洲共建电池工厂;同时与福特合作,在美国建立电池工厂。
北京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2009年。双方于2023年3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开发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2023年10月17日,北京汽车新能源与宁德时代宣布,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狐将搭载神行超充电池。
这次与宁德时代、小米汽车的合作,北京汽车蓝谷的目标是突破困局。近年来,该公司一直陷入业绩低迷,连续多年亏损。
根据之前的业绩预告,2023年北汽蓝谷预计将亏损52亿元至5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57亿至-62亿元。而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北汽蓝谷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6亿元、-55.44亿元和-58.38亿元。此外,截至2024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数据显示,公司的产销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3月2日,北汽蓝谷发布了2024年2月份的产销快报,显示北汽新能源前两个月的销量为2733辆,同比下降43.2%。
在小米汽车方面,去年12月28日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随着小米SU7的亮相,该车型的动力电池性能也得到了公布。据雷军介绍,这款车型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顶尖产品麒麟电池包——三元锂电芯,电池容量达到101度,CLTC续航里程为800公里。
此外,电池支持800V高压平台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充电15分钟续航510公里。
此次参与到电池工厂的建设中也在意料之中。而小米汽车最终定价几何?能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掀动波澜也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3月6日,在全国人大北京团媒体开放日上,雷军表示,“我在这里保证,我们全力以赴一定把小米汽车干好、干成,不让全国的用户失望,把小米汽车做好”。
业内共识是,随着2024年新能源车企竞争持续加剧,各品牌汽车价格战不断加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品牌将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