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车身结构方面来说,可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那么,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非承载式车身
从表面上来看,家用车很难看得出来哪些是非承载式车身。因为看看平常在街上跑的大货车,其实它有着货车箱体,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大货车的货车箱体、车轮、车舱、车头以及发动机等都装置在一根很大的钢梁之上,那就是人所说的大梁,大梁装置的车子,我们称之为非承载式车身。
以前不仅有SUV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就连面包车都用了,但现在只有少数越野车保留这种结构,像奔驰旗下G级、丰田旗下的陆巡系列、Jeep旗下的牧马人等。坚持使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子造型比较简单,而且结实多了,可是它的舒适性不好。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太重,重心太高,车子驾驶操控行车品质就比较差,密闭性也一般。
对于汽车厂家而言这也是个缺点,因为要采取车身悬置车架,通过弹性元件来连接,车子就会比较重,油耗变大,车子加速、刹车、操控特性就变差。
承载式车身
基本上所有的家用车都是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将非承载式车身的独立车架去掉,通过各类大小的车身构件连接起来,就产生了承载式车身的 “梁”。
我们能够看到的车辆的外层部分车门、翼子板、车顶等等,都是车身的覆盖件。车身覆盖件对于车辆的强度影响并不大,所以才有人以为车身外壳薄,判定一台车的碰撞安全不行,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哪一个更加安全?
非承载式车身非常坚固的大梁,在发生碰撞时,其折叠缓冲区域一般比较坚固,不过车子吸能效果往往大不如承载式车身,这里还得注意,在大跌的碰撞下,有人认为车不变形才是最安全的,这学说是错的。车子不变形并不见得可以保障人员安稳,车子在一定程度变形是为了保护人员安稳。
从IIHS的相关引证上来看,在多车事故中,非承载式车身还是具备一点优势的。毕竟,有大梁的非承载式车子在猛烈碰撞中,车身的变形量不大,车内生存空间比较大。可是,在单车事故上,也就是非承载式车子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一些非承载式SUV的死亡率的是非常高的。而且在进行翻车的时候,非承载式车身也是高死亡率。
车辆发生碰撞以后,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的刚性多多少少受到影响,肯定不如以前。即便修好了,有些异响、共振就会出现。碰撞严重,修不好的话影响车子的遭受的力量平衡,会加速大梁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