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了国际论坛和高层论坛。
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就“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汽车产业提速电动化与可持续发展”两大话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讨论,以期凝聚共识、强化产业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全国政协常委苗圩全程参与了论坛活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这是连续举办的第十届百人会论坛。十年间,百人会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亲历了行业发展的各大节点,见证行业的每一次跃迁。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实现由小做大、由大向强的过程中,正面临新的内外环境,既有有利因素,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高层论坛着重讨论了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政策体系,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高层论坛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持续的科技新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培育高素质人才成长,催生高水平开放市场,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他还指出,全固态电池已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空间广阔,期望广大行业企业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大力推动提质、降本、扩量,加强技术创新和换道技术布局,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类显性和潜在的风险挑战,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发展,与有关方面共同谱写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嘉宾们所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体现出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对此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指出,这充分体现出其新质生产力的特性。他表示,科技部将大力布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智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论坛上表示,实现汽车强国要“靠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关于智能化,欧阳明高表示,要抢抓人工智能革命机遇,普及城市导航的辅助驾驶NOA技术,全力攻克下一代智能化核心技术全自动驾驶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管理、回收全生命周期大范围应用,实现全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新能源汽车,针对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种种质疑,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向新能源汽车客户及消费者传递理性、正确的声音。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认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不可逆,“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仅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此外,我们还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成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
比亚迪(00259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同王俊的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表示,新生事物在中国市场变革的速度和效率比国外要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伴随研发力度的持续增强,新车的投放数量快速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变革进度持续深入,正在突破迭代的临界点。他强调,新能源汽车是一条荆棘之路,行业已进入惨烈的淘汰赛阶段。
同样作为先进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局面:“有人掀桌子,也有人下桌子,有一些跨国车企集团放慢了电动化的脚步,甚至有人担心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变成中国的独角戏”。
对此,安聪慧认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代表的是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绝非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全方位的进化。“比如说电动汽车看起来比传统燃油车少几千个零件,但其实多了起码有10亿行代码,还蕴藏着无限多样的需求场景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不断地巩固和扩大发展的优势,成为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协同榜样,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论坛上发布了最新消息。他表示,目前智能驾
他还表示,阿里云的核心战略就是“只做两件事情”:第一、AI驱动,以大模型为主;第二、公共云优先。“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繁茂的森林的话,我们相信阿里云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基础设施的环节。”
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表示,新能源的未来十年能不能有更快速的飞跃,取决于能不能完成惊险的一跃,即能不能洞察用户需求的改变。京东虽不下场造车,但一直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演变成超大电器,京东汽车希望借鉴京东电器的经验,做好两件事:一是为品牌提供全渠道的销售新通路;二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新体验。”
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是所有人的骄傲
3月16日还举办了百人会的国际论坛,该论坛已经成为行业内国际交流和跨界协同的重要平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应该从全球视野看汽车转型,推动交通低碳化、零碳化发展;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汽车与能源的协同,汽车与气候的协同,一直是百人会举办国际论坛的重要遵循。
国际论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令人倍感鼓舞。
国家能源署(IEA)首席能源技术官提姆·古尔(Timur Gül)高度评价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他表示,电动汽车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所在。电动汽车的成功发展史,也是中国的成功史,背后离不开创新驱动、政府的雄心目标以及相关配套政策,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从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能源部主任麦克·威廉姆森(Michael Williamson)也认为电动车技术正在成为全球的主流,并盛赞中国在公共交通电气化方面遥遥领先。
作为汽车供应链企业,麦格纳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约尔格·格罗滕多斯特 (Joerg Grotendorst)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感同身受。他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了迅速发展,让人倍受鼓舞,“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所有人值得骄傲的地方”。他相信发展速度将会不断加快,拐点也即将到来。“由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和更加环保的汽车所驱动的世界,已经近在咫尺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引领全球交通能源的转型与变革。拥抱新的变革,需要各方加强合作,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世界范围内供应链企业的大力支持。在论坛上,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分享了通过材料创新并协同碳管理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过程。作为一家领先的化工材料公司,巴斯夫1/4的销售额面向汽车行业。巴斯夫为新能源汽车材料创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采取多项措施实行碳管理,降低碳足迹。
此次国际论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虽频获赞誉,但也有代表表示有不少领域有待加强。
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表示,虽然电动车的上量速度很快,但有痛点,一是补能的焦虑性,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二是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海外市场很复杂,对中国来说,面临着考验,也需要巨大智慧。
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认为,目前电动化消费普及还不够,关键在于补能焦虑和里程焦虑。只要有广泛和便捷的超充网络,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即足够,这可大大降低汽车成本。“新出车型,如果不是高压快充车就已经落后。” 因此,他建议加快以超充为主的充电网络建设。
ADI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客户官安妮丽丝·赛克斯女士(Anelise Sacks)认为,车企和一级供应商面临着技术和市场复杂性不断增加的挑战。作为车企,要获得成功,需具备三个关键因素:领先的技术创新、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互联全面的系统视角。
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同时处于巨大变革的时期,充满了机遇。论坛上,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德州仪器中国产品与应用总经理师英,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杨烨女士等供应链企业代表,一起分享了在纷繁变换的市场当中,持续创新、服务客户的经验。